0 1 9 0 桂平市中医医院

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开展首例房颤射频消融+LAAC一站式手术,“一次手术,双重保护”:房颤治疗的“双保险”

作者:宣传科· 2025-04-17 字号调整打印



近日,在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我院何春凝副主任医师带领的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独立完成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该手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一方面可解决患者房颤症状问题,另一方面双保险预防房颤卒中风险,将患者卒中和出血风险降到最低,让患者重获“心”生。


患者情况

58岁的甘先生已受房颤困扰2年多,休息欠佳或劳累时会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持续时间不等,可自行缓解,曾就诊于外院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且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因口服抗凝药物后出现血尿情况,只能停用抗凝治疗。现再次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后到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提示快速型心房颤动,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因口服抗凝药物后出现血尿情况,存在长期抗凝禁忌。房颤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CHA2DS2-VASc=  2分,HAS-BLED=   3分。经我院心血管内科何春凝副主任医师带领的介入团队充分讨论后,甘先生适合行“房颤射频消融”与“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刚好可以同时缓解房颤症状、避免血栓和出血两大难题,而且因两个微创手术路径相同,同时进行治疗花费较低、手术时间较短。


手术过程

完善了术前检验检查,排除禁忌症及做好术前准备后,术前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于2025年04月08日,手术团队如期为甘先生行一站式手术,先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紧接着行“左心耳封堵术”。手术过程顺利,约2.5小时结束。

 顺利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

术前CTA评估

锚定区:18.47mm

开口区:20.79mm

右肩位造影

肝位造影

左心耳形态为仙人掌型

右肩位造影测量

锚定区:19.3mm

开口区:22.0mm

肝位造影测量  

锚定区:18.2mm   

开口区:23.4mm

释放封堵器后DSA造影检查


患者的房颤得到有效地控制,并成功封堵了左心耳,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目前身体康复良好。本次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手术圆满完成!

一台手术成功的背后,不仅得益于术者团队精湛熟练的操作水平,也和器械在术中的优异表现密不可分。





健康科普



1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且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由于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出现漏诊,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数字。
房颤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容易诱发脑卒中,使患者致残、致死。研究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心房血栓起源于左心耳——房颤发生时,患者心脏中的血流变得无序,容易在左心耳凝结形成血栓;一旦房颤终止,心房恢复收缩时左心耳的血栓就会随着血液流向全身,轻则引起晕厥、卒中,重则危及生命。


2

如何治疗房颤

一、症状治疗

最理想的治疗就是将房颤转为正常的心脏节律(窦性节律),治疗方法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和手术治疗(导管消融)。目前认为,症状性房颤,尤其是存在高卒中风险及存在抗凝禁忌的房颤患者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

房颤消融术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已成为各指南推荐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症状,如心悸、胸闷等,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能替代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患者即使成功接受了房颤消融手术,也必须终身抗凝。

二、卒中预防

左心耳封堵术则被各指南推荐用于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脑卒中等。左心耳封堵术后,在接受短暂抗凝后便可终生停用抗凝药物。


房颤“一站式”(射频/冷冻/脉冲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是对房颤患者症状治疗和卒中预防的联合干预,可以为症状性房颤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即:在控制房颤节律的同时,预防脑中风,一站式解决房颤的问题,同时解决“两大难题”,并规避卒中、出血两难的尴尬处境。对于高卒中风险、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或射频消融后仍有卒中风险的患者,这种手术尤其适用。

左心耳封堵的优势:相比抗凝药治疗,降低致死致残风险,减少出血风险,摆脱长期服药定期验血,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不用担心忘记服药,不害怕食物药物影响抗凝效果。
左心耳封堵手术时间平均1小时,术后2-3天即可出院;不开刀,微创治疗,创伤小;无需长期抗凝,无需频繁检测INR。





科室简介



心血管科是我院内科系列重要科室,目前开放病床44张,专业技术力量宏厚。科室配置有监护除颤仪、中央监护仪、多导睡眠监测仪、心电图机等一系列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同时拥有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全科有20多名医护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

我科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脏肿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疾病。

疾病预防:心血管内科也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科2024年1月已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项目:

1.心脏临时安置术;

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CAG);

3.药物球囊释放术、血管内超声检查;

4.冠状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

5.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及支架置入术(PCI-Stent);

6.各种心律失常消融术;

7.大隐静脉闭合消融术。


2024年心脏介入情况

自2024年01月21日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我科可独立完成心脏造影检查,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可开展急诊PCI术,独立完成复杂疑难手术,如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钙化病变。

2024年4月开始筹备胸痛中心建设,开始在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填报相关数据。

我院心血管内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提升科室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内科咨询电话:0775-3384802

住院部地址:桂平市中医医院2号楼8楼

门诊地址:桂平市中医医院2号楼3楼  




医生简介


何春凝

      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在职研究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各种急性病的抢救技能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能熟练掌握,能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疑难症的诊断、治疗;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丰富临床经验。


吕军贤

       主治医师,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士学位。在临床工作1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心、脑血管多种疑难病、特长各种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常见疾病能熟练诊断、治疗。

来源:心血管内科

编辑:王梓良

校对:曹海云

二审二校:曾晓梅

三审三校:黄胜

—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订阅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视频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桂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