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咱们“踝泵运动”的康复护理科普作品,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康复护理科普”大赛广西赛区中斩获佳绩啦!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专业的肯定,更藏着康复科为成人、儿童量身定制的健康密码——简单一个脚踝动作,竟能为不同人群的康复之路添砖加瓦,快一起来看看吧~ 成人康复:守护“动起来”的底气 对需要康复的成人来说,踝泵运动是“性价比超高”的基础训练: 1.术后/卧床人群:骨科术后、卒中康复期等需要长期卧床的朋友,踝泵运动能像“小腿水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还能预防肌肉萎缩,为后续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2.慢性疼痛/功能受限者:关节炎、踝部损伤恢复期的患者,通过规律练习,可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缓解肿胀酸痛,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3.久坐办公族:即使不是康复患者,常久坐的成人也能练!勾脚、绷脚的反复动作,能缓解下肢僵硬,悄悄给血管“减减压”。 训练要点 1.勾脚(背伸):缓缓将脚尖朝向自己鼻子的方向勾起,感觉小腿前方肌肉绷紧,脚跟可稍微离床/地,保持5 - 10秒。 2.绷脚(跖屈):再将脚尖用力向下踩,像踩油门一样,感觉小腿后方肌肉绷紧,保持5 - 10秒。 3.环绕: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度环绕,在可耐受的范围内保持动作幅度最大。 小贴士:动作要慢,感受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幅度要大,在无痛范围内做到最大角度;频率要够,每小时做5 - 10分钟,或每组动作(勾脚 + 绷脚为1次)做20 - 30次,每天多次。动作缓慢到位,以不引发疼痛为度。 儿童康复:助力“小脚丫”稳健成长 儿童康复中,踝泵运动更是“润物细无声”的好帮手: 1.发育迟缓/脑瘫患儿:通过主动或辅助性的踝泵运动,能增强脚踝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足内翻、足外翻等异常姿势,为学走路、站稳脚跟提供助力。 2.术后/外伤康复期儿童:比如骨折、足踝术后,孩子配合度低?踝泵运动动作简单,可融入游戏(比如“脚丫点头”“踩小蘑菇”),在趣味中锻炼关节灵活性,加速康复。 3.早产儿/体弱儿童:温和的脚踝活动能刺激下肢感知,促进神经发育,让小脚丫更有力量。 训练小贴士:儿童练习需家长或治疗师陪同,可借助玩具引导(比如用脚尖够小球),每次5-10分钟,根据孩子耐受度调整,重点是让孩子在轻松状态下完成。 无论是成人康复中“稳基础、防风险”,还是儿童康复里“促发育、强功能”,踝泵运动都在用最简单的方式,传递康复的力量。这次获奖,是我们深耕成人与儿童康复细分领域的动力,未来,我们会继续打磨更多实用、易懂的康复干货,陪你避开康复误区,解锁身体的“自愈力”! 把这份干货分享给需要的人,让康复之路更顺畅~ 温馨提示:我院康复科为桂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肢体残疾类康复)、医保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特惠人群(低保群体)住院报销比例可达90%(每年累计不超2万),住院期间除医保报销外残联专项资金每天补助95元。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复科。 联系方式: 住院部:2号楼11楼康复科,电话0775-3382560; 门诊部:1号楼3楼 成人康复门诊、儿童保健康复门诊,电话0775-3362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