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水多,天气闷热潮湿,孩子常会觉得不思饮食、少气懒言。中医认为,湿属于阴邪,而脾喜燥恶湿,因此夏季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疲惫无力,同时还可能伴有反酸、腹胀等情况。另外,夏季阳气最盛,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最易发散,体内阴寒偏盛,加之夏季贪凉饮冷,脾胃非常容易生病,特别是小朋友们都放暑假了,作息和饮食都欠规律,脾胃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夏天更应该重视调养脾胃,夏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中医常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则抵抗力强,不易得病。脾胃虚弱的孩子易生病、抵抗力差,那么,孩子脾胃不好有何表现呢? 1、鼻梁有青筋 2、脸色发黄 3、积食和内热,舌苔不正常(舌苔厚、地图舌、舌红) 4、睡觉流口水 5、吸收差,身高体重不达标 6、反复腹痛 7、大便不调,大便干燥或稀溏 8、口臭 9、睡觉漏睛(眼睛闭不紧,有一条缝,特别是深度睡眠时) 10、睡姿凌乱(趴着睡、斜着睡、撅着屁股睡、睡觉来回翻腾) 11、磨牙 12、挑食与厌食 13、夜里睡觉出汗多与白天同样条件下出汗比其他人多 14、体质差,免疫力低下 15、感冒发烧,喉咙肿痛,扁桃体发炎等容易上火的表现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所以,调好脾胃,孩子少生病。 那么,家长们日常如何进行调护呢? 1、合理饮食 (1)食物要柔软易于消化吸收,避免油炸、生冷水果、腌制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控制食量,不要过饥过饱,定时进食,少吃零食 避免吃过量的小妙招: ①不要强迫孩子吃东西,强迫进食不利于消化酶的分泌。 ②如果孩子吃完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游戏或玩具转移其注意力。 ③细嚼慢咽,有助于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并可调节进食量。 2、良好的情绪:思虑伤脾,过于紧张和焦虑会影响孩子脾胃运化功能。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养护脾胃有帮助。 3、适量运动:每天坚持2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骨的生长。应避免那些负重、压缩性的运动,对长高是不利的。 4、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气血生化、肾精保养,而且孩子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会分泌生长激素,是生长发育,长高长个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健脾胃,增强孩子体质。 1、内服中药: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辨证施治,采用健脾和胃的中药进行调理。 2、内服膏方:儿童膏方根据儿童体质开具方药熬制而成,作用温和,服用方便,口感好,相对于传统中药而言孩子更易接受。(比如健脾开胃膏、健脾助长膏、益气固表膏)。 3、中医外治法 挑疳积(针刺四缝穴):针刺四缝穴可以健脾行气、活血化瘀、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部位和穴位,通过整体调整脏腑气血阴阳,治疗和预防儿童常见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治疗法。 穴位贴敷:综合了穴位刺激与药物吸收的双重作用,通过皮部一穴位一经络一脏腑网络系统,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驱邪外出、平衡阴阳之效,避免针刺之痛、汤药之苦。(三伏贴、助长贴、纳气贴、止汗贴等等) 耳穴压豆:人体的各个脏腑在耳廓上均有相应的反应区,即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耳穴压豆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取特定的穴位,用中药的王不留行籽对穴位进行贴压,是耳穴疗法中一种常用的安全、无痛的疗法。 适用于小儿感冒、夜惊、便秘、厌食、小儿遗尿、失眠等病证。 中药熏洗:其中助长熏洗方:利用中药药液及蒸汽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可以泡脚或是泡澡,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起到健脾除湿、补肾壮骨、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中药热熨疗法:中药热熨疗法是将特制的中药与粗盐调配成药包,加热后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上热熨,以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祛湿驱寒等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证:咳嗽痰多、伤风感冒、腹痛、腹泻、厌食、疳积、呕吐、痛证等。 桂平市中医医院儿科是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疾病的特色专科。现有医生9人,其中研究生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本科所有医生多次到区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抢救和治疗。设有普儿及新生儿住院病区、儿科门诊、儿童保健门诊、中医特色治疗室、小儿推拿室。 科室配有肺功能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经颅磁治疗仪、经络导评仪、排痰治疗仪、过敏原检测治疗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新生儿暖箱、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箱、儿童呼吸机、一体化体检检测仪等国内一流设备。为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 本科室采用内外结合,中医药特色明显的诊疗方案,辩证使用中药汤剂。同时采用包括穴位贴敷(敷背散、纳气散、止汗散、助长贴、咳嗽贴、感冒贴、腹泻贴、腹痛贴、厌食贴、增强体质的三伏三九贴)、小儿推拿、刺四缝(挑疳积)、耳穴压豆治疗、中药熏洗(黄疸方、感冒发热方、汗症方、皮疹方、助长方),中药烫熨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雷火灸、火龙罐、滚蛋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等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和中医特色治疗儿童常见病,能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主要诊治范围: 新生儿疾病:吸入性肺炎、新生儿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咽下综合症、脐炎、尿布皮炎等 儿科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鹅口疮、腹泻、小儿肠炎、小儿疳积、厌食、便秘、腹痛、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泌尿系统系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牛奶蛋白过敏、过敏性肠炎、湿疹等 生长发育疾病: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 行为发育疾病:抽动症、多动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瘫、脑积水、发育迟缓、尖足、高热惊厥、夜惊夜啼等 其他疾病:手足口病、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水痘、川崎病、过敏性紫癜、各种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症、X型腿、O型腿、汗症、遗尿等 在儿童体质调理上,除了辩证使用中药汤剂及中医外治外,配合膏方调理,结合儿童营养与喂养,形成儿童疾病预防与干预的中医特色优势。 坚持中医特色诊疗,致力于为广大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中医儿科一直在努力! 服务咨询电话: 儿科住院部0775-3384102。 儿科门诊0775-3391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