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24 20 0 桂平市中医医院

漫话中医的“心”

作者:信息科· 2015-10-02 字号调整打印

常言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计”本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说它来自“心”尼?又如“心心相印”、“促膝谈心”、“心旷神怡”、“心花怒放”等等成语,说的也都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却为何都定位于“心”呢,原因是,以上所说的“心”是中医的概念,并非指导西医所说的心脏。


中医所说的心是五脏之一。从解剖学的意义上而言,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倒垂于胸中的两肺之间,并有心包裹护于外;心还是个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因此,心有“藏神”、“主神明”的功能。心在形体方面与脉管相合,其化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腑)相表里。在自然界则与夏气相应。中医将心比喻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主血的基本涵义,一是指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全身,另一是指心有生血的作用。中医认为,由饮食水谷而化生的营气和津液,进入血脉后要经过心火(也称为心阳)的化赤过程而生成血液,所以有“心能生血“的说法。心主脉,是指心与脉管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


心主神明,是指心有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心理活动的功能。也就是说,心具有相当于大脑的某些生理功能。心主神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充沛,意识清楚。反之,就会出现精神情志反常的症状(如昏迷、谵语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心对神明的作用主要通过心血、心激素及心磁场等方面而发挥。


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例如,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虚则面色白晦滞;心血虚则面色萎黄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等等。所以说:“心之合,脉也”,“其华在面”。


舌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舌体血管丰富,心之气血可通过血脉上荣于舌,使能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也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虚则舌淡;心火上炎舌红生疮;心血瘀阻舌有紫斑或紫暗。若心主神的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因此说舌是“心之官也”。


中医还认为,人体的汗液是由“心液”所化生,心液就是血液中所含的水液成分,所以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心与夏气相通相应。心阳之气在夏季最旺盛。一般心脏的疾病,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病情在夏季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反之,如果属于阴虚阳盛的心脏病或情志病,夏季就往往病情加重,治疗时就要考虑到季节的特点。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裹心脏的外膜,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中医还认为,当外邪侵犯心脏时,心包学代心受病而表现出精神情志反常的症状。